English

“多利”未老先衰

1999-05-29 来源:光明日报 张鸣 我有话说

本报伦敦5月27日电世界首例运用无性繁殖技术由成年动物体细胞培育出的、基因型与成年体完全一致的副本绵羊“多利”,已经显示出过早衰老的迹象。专家们说,这一发现令人对无性繁殖技术的发展应用前景深感担忧。

这头著名的母羊“多利”,是由同样著名的英国罗斯林研究所科学家于1996年培育成功的。参与这一无性繁殖培育实验的同一批专家最近发现,由成年羊体细胞培育出的副本“多利”,有可能出生时就已进入了中年,现已出现早衰并很有可能早亡。科学家们检测了其包括全部遗传基因物质的染色体的末梢结构,发现一种被称为“端粒(TLM)”、由蛋白质和核酸组成的细胞物质长度,与正常出生且为同一年龄的羊相比要有所减短。而已有的科学证据表明,“端粒”的分解及长度减短,与衰老过程呈正比关系。专家们说,目前还不能准确预测已经生有后代的“多利”究竟能够存活多长时间。

今天出版的最新一期英国科学周刊《自然》,发表了这一重要研究成果。专家们分析,导致“多利”早衰的原因可能有二个,一是培育出它的基因物质来自一头当时已经6岁的母羊,而此种绵羊一般最多可存活12至14年;二是无性繁殖过程中须将细胞在实验室中培养一段时间,这又有可能进一步使“端粒”的长度减短了。专家们说,虽然目前还不能确证无性繁殖动物副本带有的基因缺陷会如何影响它们的生命健康,但对“多利”及世界上其他无性繁殖动物的此类研究,将有助于揭示无性繁殖动物体内细胞的生存周期及衰老过程。

对于正在进行无性繁殖人类或人类器官实验竞赛的各国科学家来说,这一最新发现无疑又是一个重要警告信号。近3年来各国已进行了无数次无性繁殖实验,但有70%的无性繁殖副本动物要么死于胚胎状态、要么于刚出生后几天之内就死亡。专家们认为,这一后果的出现,可能与无性繁殖动物副本生来带有的严重基因缺陷有关。无性繁殖实验中成年体细胞遗传物质的运用,作为无性繁殖关键技术“细胞核转移”的基因重组、细胞变异、胚胎细胞繁殖等多个过程,目前都尚不成熟,很难保证它们能够同时顺利进行,不会干预破坏副本动物基因物质的正常功能。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